马来西亚教师分享两年网课经历:你还在网上吗?
清晨时分,我刚结束跑步,耳机传来提示音……我心想:“又有学生迟交功课了吗?”抱怨了一下后,我打开手机,却发现是校长发布的网上征稿通告。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每天都要用这种方式与师长、学生以及家长们进行沟通。从一开始的抱怨到现在习以为常,时间转瞬就过去了两年。
作为一个习惯于传统黑板教学的老师,对于网上教学这个新模式,我有很多意见和看法。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在网上教学中的一些点滴。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实体课堂中,我可以通过孩子们的眼神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无论是长时间的疲劳、听不懂、发呆还是躁动,我都可以及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但是在网课阶段,受限于网络质量和孩子们的自律情况,沟通的方式必须随之改变。例如,我会问学生们是否有问题,让他们用数字1表示有问题,用数字2表示没有问题;我会要求学生们根据投影片的问题在留言区回答;我会提醒学生们调整摄像头,确保我能看到他们的课本等等。然而,有时候我提到历史故事时,留言区会出现一大段补充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与上课内容相关的。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停下脚步,要求全班学生都看留言区的内容,然后再调整课程进度。虽然很多时候这些资料都是维基百科等参考资料,但学生们对上课内容的讨论、搜索资料的能力以及愿意分享的情况在实体课堂中很少见。
二、学习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现场,一些“脸皮厚”的学生总能吸引到我的注意力,而一些不擅长表达的学生往往给我留下不太深刻的印象。然而,在这次网课中,我发现今天的学生真的很怕直接发言,或者不知道如何与我沟通。我注意到,在网课中最积极发言(留言)的学生在回到实体课堂后一个月都不敢开口说话。甚至在一对一沟通时,学生们也显得特别胆怯。这让我开始思考,对于这类学生,如何鼓励和关爱他们?未来的实体课堂是否可以延续网课的留言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只是想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得到同侪的重视和肯定,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三、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作为一名非班级导师的教师,我过去很少有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在少数学习意愿低落的学生面前,我才会与家长简单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然而,在网课期间,我与家长的沟通频率大大增加。例如:“家长,家里的网络设备有问题吗?家长,孩子的作业有迟交的情况,请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我频繁与家长沟通时,内心产生了很多想法。过去,我是否应该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家长是否应该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无需介入孩子的学习?现在的家庭孩子们真的变得越来越难管吗?正因为经常与家长接触,我对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段时间的网上教学对于教育认知有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实体课堂还是网课,让学生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是一项工作不能停止。我希望在传统的实体课堂中,学生也能够畅所欲言,肯定自己的价值。未来,我想投入更多的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我认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模式也应该逐步转变为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模式。让家长放弃“孩子大了自己处理”的心态,多与家长沟通,也能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孩子。
以上就是我在两年网课中的点滴经历。无论是实体课堂还是网课,教育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让学生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让孩子在传统的实体课堂中也能够自由表达、肯定自己的价值是我未来的目标。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模式也应该逐渐转变为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模式。让家长不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自己应该处理问题,多与家长沟通也能够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