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隔离期间,我被骗了20万
疆山留学友情提醒:
在当前疫情下,留学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的隔离期间,由于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见面,新生更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近两个月里,我们收到了多起学生和家长遭遇骗局的报道。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案例:
学生一:涉嫌洗钱?
一名学生接到自称是马来西亚大使馆的电话,骗子声称她涉嫌洗钱,可能会被遣送回国,并要求学生接受调查。骗子一步一步制造紧张氛围,恐吓学生不能向他人透露。最终,骗子提供了一个国内银行账号,学生不假思索地汇款了20万人民币。然而,当学生回过神来,发现无法联系上骗子,并且银行也无法冻结转账。由于是实时转账,这笔钱几乎无法追回。这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但这些骗子非常专业,他们精心引导学生上当,让人防不胜防。学生的家人咨询了国内的派出所,但首先,事发地不在国内,因此国内派出所无法管辖此事。此外,骗子已经熟悉了这一套程序,他们有组织有分工,一旦他们的账户收到转账,就会立即通过数十个小账户在全国各地取现,然后销户。几乎没有追回学生损失的可能性。
学生二:你的签证要被注销了
有一名学生在马来西亚接到一个马来西亚号码的电话,骗子用中文告诉学生他的签证将被注销,并要求学生提供护照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幸运的是,这名学生多想了一步,没有听信骗子的话,挂断了电话,没有造成额外损失。
学生三:留学生家长接到英文电话
一名留学生家长接到了一个马来西亚号码的电话,对方用英语交流。家长听不懂英语,但能从对话中辨认出孩子的名字,因此非常担心孩子遇到了问题,尤其是孩子此时又联系不上。幸好后来孩子联系上了,一切正常。这些骗子的套路基本相同,通常会利用留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盲区来实施诈骗,或者冒充“公务人员”身份,制造假想情境,如取消签证、遣返回国、判处2-3年有期徒刑、涉嫌泄密罪、间谍罪、洗黑钱罪等,以达到让留学生转账的目的。
留学生们,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 无论何时,一切要求你支付款项的不明不白的都是骗子!
- 一切无法提供完整信息的都是骗子!
留学生家长们,请牢记以下要点:
- 无论接到什么电话,务必先通过视频通话与孩子联系!使用聊天工具如QQ可能会导致账号被盗用,因此通过视频通话确认身份是最安全的方式。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即使是“老”生也容易放松警惕,进入骗局。更不用说对当地情况不熟悉的新生了。我们之前也发布了多篇关于留学生防诈骗的文章,希望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至少提高警惕,“这可能是骗子”。如果你了解其他针对留学生和家长的诈骗手法,请在留言区分享,让更多的同学看到。
疆山留学友情提示:在留学期间,请随时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财产和个人安全。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向相关留学机构或当地警方报告。